近年来,为解决养老服务有效向居家延伸难题,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积极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2021年印发《关于优化民政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从提供辅助代办服务、加快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等7个方面提出优化养老服务的具体措施。2022年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首次将智慧养老写进法规,同年出台《关于促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智慧养老等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二是建设服务平台。自治区民政厅于2021年启动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全区已有10个盟市开发建立了本地区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配套建设相关支持模块以及面向社会老人的市场化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渠道。此外,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开通“96111”养老服务热线,将老人需求与商家服务进行有效对接,共同构建呼叫救助、生活照料、健康管理、远程看护、电子商城等智能化的养老网络服务体系。
二、坚持需求导向,提供智能化服务
一是保障老年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针对老年人卧床、跌倒、走失等场景以及突发心梗、脑梗和遭遇火灾、触电、燃气泄漏等意外情况,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智能监控、一键呼叫、烟感报警、智能床垫、智能手环、电动轮椅等数十种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产品,切实保障老年人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子女、亲属及养老和医疗机构,畅通老年人生命安全绿色通道。二是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性。各地民政部门在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中,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包头市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健康咨询、物品代购、营养配餐等服务,每月平均服务老年人10.8万人次。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链接各类服务商家160余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康等“十助”上门服务,实现了居家“养老”变“享老”。三是提升老年人居家环境中的舒适性。各级民政部门在组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中,坚持“一户一策”,针对不同老年人对生活环境、饮食起居、日常照护、安全出行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注重基础项目和可选个性化项目相结合,重点对地面防滑、高低落差、床边护栏、卫生间扶手等部位实施适老化改造,同时为老年人配备手杖、轮椅、淋浴椅等适老化用品,实现“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大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区已累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7万户。
三、培育示范企业,打造标准化样板
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7年启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已先后有5家企业和1个街道被评为示范企业和示范街道。在创新“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方面,鄂尔多斯市鑫海颐和城养老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包头市钢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发多种“互联网+”应用服务,实现了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家庭养老床位改造、智能安全、紧急救助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简化了高龄津贴认证审核程序,既为老年人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同时强化了资金发放监管。(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信息整理)